好書成堆2021 #2 有溫暖有挑戰有真誠 | 徹底坦率

Winsome on 2021-02-01 Mon

今天要來分享的書是徹底坦率, 我看這本主要原因是被書名吸引的,"徹底坦率:一種有溫度而真誠的領導"

看完後覺得,這本書真的是寫給主管看的,裡面有很多方法,都是適合有管理經驗的人來運用的。
所以我越看到後面就越覺得格格不入,不太適合目前的我。
不過我覺得徹底坦率的概念實在很棒,我好喜歡,日常生活可以使用的,所以還是很想跟大家分享

簡介

這本書的作者是 Kim Scott(金‧史考特),我查了一下目前這本書在 amazon 的評分是 4.6,總共 2630 個評分,我覺得這個分數很厲害。 作者有 25 年領導團隊的經驗,其中包括莫斯科的鑽石切割師,Google,蘋果,還有他創立的坦率顧問公司

這本書就是在告訴我們怎麼使用徹底坦率來管理團隊。 我們看右邊的圖,作者說主管是靠指引團隊來獲取成果, 這裡的指引的意思是指回饋,回饋包含讚美和批評 所以主管要做好這三件事是你的責任:營造指引式的文化、知道團隊成員的屬性,把人放到對的位置,大家一起同心協力創造成果。 而做好這三件事的關鍵是關係而不是權利,有了關係後,責任和關係如果是良性循環,會創造好的文化,惡性循環的就是不好的文化。所以處理好關係很重要。
如果有好的關係,我們會比較容易接受別人的讚美或批評並據此行動,比較容易吐露內心真實的想法,能夠聚焦於創造成果而不是委婉的溝通。

這張圖就是徹底坦率要探討的面向。

好,當主管一定會遇到的兩難是,部屬表現不佳時,你要實話實說?還是隱忍不提? 好像說實話會變成稱職的討厭鬼,不說會變成無能的好人
我們害怕緊張、衝突的關係,覺得如果想跟團隊保持好感情就不敢說實話,跟團隊說實話就不能維持好感情 其實不只是主管,日常人際關係都會遇到的某些要不要實話實說的 moment

本書的徹底坦率就是一種不傷人也不誤事的溝通方式

好,直接進第一個觀點,徹底坦率是什麼

收穫

1. 個人關懷 + 直接挑戰 = 徹底坦率

要做到徹底坦率的話,要綜合到兩個面向:個人關懷 + 直接挑戰。
作者把溝通模式分成四種,分別是徹底坦率、惡意批評、濫情同理、虛與委蛇 這不是人格測驗,不是說你永遠是哪一種,你在面對不同情境的時候,會有不同的選擇

舉個書中例子來快速理解, 如果你看到同事沒拉拉鍊,這麼尷尬的情況,你會怎麼選擇?

  1. 克服尷尬,告訴他實情
  2. 大喊,叫其他人來圍觀
  3. 怕說了,對方尷尬害羞,所以不說,期待對方自己發現
  4. 怕跟對方說了,對方會討厭自己,所以選擇不說

先說結論,其實"克服尷尬,告訴他實情"是最好的。 為什麼?我們來分析其他選項 惡意攻擊就是鄙視,公開讓人難堪,這肯定是不好的。我覺得拉拉鍊的例子,一般人比較不會這樣做,不過生活中,大家可能都有遇過類似經驗吧
濫情同理,是你過度的擔心對方,你以為你在顧慮對方的感受,但如果因為你沒說,導致後面有十個人看到他沒拉拉鍊,那情況其實更糟糕
虛與委蛇跟濫情同理很像,只不過虛與委蛇的出發點是更在意自己,是我們怕說了之後,對方會因此不喜歡我們,所以不說。

所以有沒有發現,右上角的徹底坦率雖然不容易,可是看了其他的象限後,其他象限的後果更不好,其他三個都會破壞信任,告訴他實情,才是要發展長遠關係中更善良的選擇。

不過我們要怎麼用徹底坦率的方式來告訴同事呢? 我們要怎麼同時展現個人關懷 + 直接挑戰呢? 你可以說: 嘿,亞力士,你的拉鍊沒拉好。如果有人告訴我拉鍊沒拉好,我一定會很感激。我希望你不介意我跟你說這件事。 有沒有,這樣就同時有溫度又真誠了。

我再多補充一下濫情同理和虛與委蛇的差別
虛與委蛇是更在乎別人喜不喜歡自己, 比如: 你明明覺得對方的簡報很爛,可是你覺得要說你如果說不喜歡,對方會討厭你,所以你其實是更怕自己被討厭 那濫情同理是你顧慮別人,過度同情對方,你可能根本就沒認真聽他簡報,就說你很喜歡對方的簡報 我覺得還有一個情況要考慮到,就是你在團隊裡面,其他團隊成員也看在眼裡, 比如大家都覺得彼得的簡報很爛,但你卻說很好,大家就會覺得你很假。
或者說彼得只負責簡報的一小部分,你就大大的讚美他,大家就覺得你是好好先生,對每個人都好,也不知道你內心真實想法,還有負責簡報大部分的傑西會覺得很委屈。

好,那拉拉鍊這個例子也同時可以帶出一個我們一直以為的誤會:我們以為,徹底坦率一定要是很熟、有信任關係的親友才可以做,但是其實不用的,跟不熟的同事面對拉拉鍊這種小事也足以展現真誠有溫度的徹底坦率。

你可能會想,拉拉鍊這種事比較小,我們工作上要給同事建議是比這個還更可怕的 所以我們直接分享作者本人的例子,感受一下徹底坦率用在工作上是什麼樣子

這是桑德伯格在他一次簡報後給他的回饋 ,桑德伯格是寫挺身而進的作者 在他簡報結束後,就馬上先針對好的地方給了很具體的回饋,然後桑德伯格對作者說 「你一直在說"嗯",你自己知道嗎?」 「因為你很緊張嗎?要我推薦演說教練給你嗎?Google 會支付費用」 作者說「我不覺得緊張。我想大概是口頭禪吧!」做出趕蟲子的拒絕手勢 桑德伯格說「沒理由讓口頭禪這種小事絆住你」 作者說「我知道」再次做出拒絕手勢 桑德伯格說「當你擺出這種手勢,我覺得你是在忽視我對你說的話。我知道我必須非常、非常直接地告訴你,你是我見過最聰明的人之一,但說那麼多"嗯"會讓你聽起來很笨。好消息是,演說教練真的可以幫助你處理"嗯"這個問題。我認識一個很擅長此道的人。你一定能改掉」
我看完這段覺得桑德伯格好厲害呀,在作者做出趕蟲子的拒絕手勢下還是堅定的使用溫柔又真誠來引導作者。

好的,總結第一個收穫,跟其他三個象限比較後,徹底坦率還是比較好的。
雖然在提出批評當時讓對方暫時很難受,但長期來說比較善良, 如果我們想要培養長期的信任關係,就要開始練習個人關懷 + 直接挑戰的溝通方式。

2. 帶著完整的自己去上班 (Bring your whole self to work)

第二個收穫是帶著完整的自己去上班

Bring your whole self to work 這句話是作者的教練 fred kofman 的名言

其實我覺得我結婚當媽媽之後,好像會有一種無形的標籤貼在自己身上,會很怕把家庭的部分帶到工作上,會很怕這個樣子顯得不專業,不過本書給了我一個很棒的啟發,就是"你可以帶著完整的自己去上班"
這句話讓我想到很久以前看過一篇文章,我真的忘了在哪裡看到的,他是在說一個女性的高階主管,被問及工作和生活如何平衡的時候,他說:工作和家庭是不可能平衡的,沒有什麼平衡,只是一堆的選擇,比如今天孩子發燒了,但你的工作也有重要的會議,你怎麼選? 也就是說你不需要被這個議題困住,好像一定要選一邊,它其實就是你每一天會面臨的選擇,就是遇到的時候,你怎麼根據那時的情境去權衡。 然後我記得他有提到會讓同事幫他檢查女兒的作業,他的同事都知道他的女兒會下午四五點打電話來,如果那個時間點他在開會,他的同事就會幫忙他接電話,確認他女兒作業做完了沒
這完全就是在帶著完整的自己去上班的表現啊!坦率地告訴同事家裡的情況,也坦率地接受同事的幫助。

那為什麼展現那一面那麼不容易? 作者說我們在職場上不容易做到個人關懷的一個很大原因是:我們覺得那和保持專業是抵觸的, 好像要在工作上保持專業,就要把自己感性的、脆弱的、私人的那一面收起來,和同事互動也把那一面收起來 可是我們其實都是個人,我們必須展現完整的自我,並從人的角度關心每位同事。
我們應該認同我們與同事除了工作的交集之外,都擁有自己的生活和抱負。
所以個人關懷的重點就是不要“只談專業”,而是可以去關心他人,揭露自己除了工作以外的面貌。

你想想看,我們看劇的時候,如果看到劇中主角下班之後,連續一個禮拜,忙著照顧生病的家人,某天因為精神狀態實在太不好,工作上發生失誤而被罵的時候,我們看了會心疼。
但是人生不是看戲,不會有第三人稱視角的觀眾在背後說,어떡해? (怎麼辦?),主角好可憐,他真的太累了,同事如果知道了一定不會罵他的。 各位,不會這樣的,你的同事看不到你下班的那一面,如果你不展示那一面的話。

作者提到一個詞叫做穩守中心,我覺得這個概念不錯,他是說如果你現在已經壓力大到要崩解的情況下(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你知道你要怎麼復原,你知道你的最後防線是什麼,做什麼活動可以讓你可以帶著最好最優秀的自己去上班 比如:如果你需要睡滿八小時才能穩守中心,花時間睡飽就不叫"你很自私只為自己著想,卻讓工作或團隊付出代價",因為這是你自己身心靈不會崩的防線,你要自己穩守中心,然後堅持把最完整、最優秀的自我帶到職場上,再帶回家。
每個人穩守中心的方式不一樣,可能是運動、可能是吃和家人吃頓飯,總之,你要知道你自己穩守中心的方式,也尊重別人穩守中心的方式。
你自己先穩守中心,先關懷自己,才有能力去關懷別人。

聽起來很美好,帶著完整的自己去上班再帶回家,
不過作者說,他有一次演講完有人留言跟他說:因為他跟主管徹底坦率後,被開除了。這讓他感到很難過。
所以我再提醒一下,徹底坦率從主管開始發起這個環境是最好的, 但是他不是有權才可以開始做的事,拉拉鍊這種小事也是可以的,帶到日常生活是可以的,不過如果你發現你的環境並不支持徹底坦率,那你也要懂得保護自己,不要讓自己受傷。


行動

我其實很少在工作上揭露生活 我也很難想像在工作上揭露一部分的自己。
我把這本選為今年的第二本,也是新年新希望,今年剛開頭先來個精神喊話, 告訴自己:展現家庭的那一面並不等於脆弱,也和保持專業並不衝突,可以多去展現個人關懷。
然後在粉絲頁,我想我可以多發一些文,粉絲頁現在都是完成影片才發文,好像沒什麼溫度,之後,也想多分享一些日常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