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成堆 2021 #18 每個人都有一棟四層樓豪宅 | 《順應人性》

Winsome on 2021-10-02 Sat

影片

要點摘錄

書名:《順應人性:活化超感知和身心系統,過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作者: 史提夫‧畢度夫
原文作者: Steve Biddulph
譯者: 心意
出版社:遠流

作者是一個家庭諮詢師、親子關係作家,這本書,有很多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研究還有作者本身從事創傷與療癒工作的經驗。

這本書主要的核心概念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棟豪宅, 這個豪宅呢,有四層樓。
一樓住的是你的身體
二樓住的是你的情緒,更精確一點是指你的心
三樓住的是你的大腦,更精確一點是指你的前額葉皮質
四樓住的是你的靈性

右邊我用了一個人,來代表注意力。
這個注意力要做什麼呢?
這個注意力要在這四層上上下下的注意他們傳來的聲音。
注意力要好好的覺察它們想要傳遞的訊息是什麼?
當四層樓整合好的時候,你就會是很好的狀態。
整合不好的時候,你就會有些不對勁。

我想到一個例子:
早上,聽到鬧鐘要起床準備上班,大家的早上通常都是怎麼開啟的呢?
有時我們大腦想起床,身體不想,我們就賴床。
有時我們大腦跟身體起床了,情緒還不想,就有起床氣。
好,靈性最難解釋
有點像是一種歸屬感,一種特別的連結,就是如果你覺得身體情緒和大腦都不對,覺得自己好孤單,那你要記得,你是萬有的一部分,你是宇宙的一部分,你在宇宙中有一個家。 沒有靈性就好像你有手機但是沒有 WIFI 我想沒有靈性大概有點像沒有精神、行屍走肉,沒有活在當下的感覺吧

所以,四層樓都整合好,你會有一種,我完整了的感覺。 這樣你就會有一個完美的起床!

我在做這一頁 PPT 的時候,突然有個想法
為什麼我們都是聽到,身心靈 這樣就只有一樓二樓和四樓
為什麼沒有聽過,身心腦靈? 是不是因為我們三樓用太多,想用三樓控制一樓二樓和四樓呢?

這樣剛好可以接到我想要講的下一個點
就是:這四層都是來幫助你的,四層都一樣重要,不要壓抑某一層,不要拒絕他們的聲音
你看,如果他們沒有均衡發展
這樣會不穩,這樣你的豪宅會倒

當你能把你的四層樓整合好,你會比較敏銳,可以感知一些身體傳來的訊號,這叫做「超感知」
超感知比你大腦還要快,是透過身體傳達訊息給你,有點像「直覺」、「第六感」的感念
比如,你遇到不對勁的事會頭痛之類的。

收穫

1. 情緒是一股能量,每個情緒都是來幫助我們的

情緒,是一股能量,書上有一個很生動的例子: 想像一下,你早上開車去上班。 開到一半,有一台失速的對向來車衝像你的車道,要朝你撞過來!
這時,你嚇死了,全身肌肉緊繃,用力踩煞車、睜大眼,瘋狂的飆髒話。
結果!那位駕駛又突然穩住,回到他原本的車道。
你毫髮無傷的逃過一劫。
從某方面來說,什麼事都沒發生。 你的人沒事、你的車也沒事。 但是!你的心裡層面發生了很多事。 你的身體,多了很多無處可去的能量。

當你走進辦公室,你會馬上跟同事說 你回到家會跟家人說,遇到朋友會跟朋友說。 你會找很多人說, 如果那個人值得信賴,你的情緒甚至會更強烈,會流淚、會顫抖 一直到,你終於把這些能量都釋放完。

想一下,如果你不釋放這些能量,它們只好留在體內累加。
最後就會變成更大的問題。

我們有四個基本情緒:歡樂、憤怒、悲傷、恐懼
其他的情緒都是這四個混出來的,比如嫉妒是憤怒加恐懼
作者說,所有的情緒都是來幫助我們的。
恐懼,告訴我們什麼? 恐懼可以防止我們去做危險或致命的事。
憤怒呢,是用來建立界線,讓我們捍衛自己的空間。
悲傷,可以緩解我們放下的過程,幫助我們跟重要的人、事、物告別。

我們哭的時候,會釋放出減輕疼痛的荷爾蒙,所以哭不是問題,哭在幫你解決問題。
我們開心的時候,身體也會充滿增強免疫力的荷爾蒙。

所以,不用覺得某些情緒不好,它們都是來給我們傳達訊息,都是來幫忙我們的。
我很喜歡作者用能量來做比喻,我可以很具體理解能量只是個過程,釋放完就過去了
所以不用擔心它來,它會來,也會走。
然後,如果你發現自己永遠受困在某個情緒,那表示你有很多能量需要釋放,或許你需要找人談談。

2. 十大禁制令會影響到我們的幸福快樂

被創傷影響的父母,教養的過程,也可能無意識的傳達某些指令給小孩。
而小孩為了要在家裡生存下來,只好服從這些指令。
時間久了,這些指令慢慢的變成潛意識自動執行,

以下是羅伯特和瑪麗・古丁夫婦整理出有十大禁制令:
他們發現有些患者的行為模式是受到早年不斷重播的這些禁制令的影響。

假如你生長在有不能過問的重大秘密的家庭,你對這個「不要思考」可能會有感覺。 你的父母會說「不要有想法,我會告訴你要怎麼想」

如果你的父母年幼時遭受性侵,那他可能會認為「所有的觸碰都是危險的」,會給你帶來不要親近

有些父母會明確禁止小孩的某一種主要情緒,甚至是所有的情緒,這樣的小孩長大會變得很理性,會給你帶來「不要感受」

如果你發現你的突出會冒犯到別人,會讓你變得不要突出 如果你從小就被告知「我們家跟別人不一樣」,會讓覺得我是個局外人,讓你變得不要屬於

孤單或自戀的母親可能希望子女永遠是他朋友和情感上的慰藉,這會給小孩帶來的影響是不要長大

小孩從小就被迫當個大人,承擔照顧者的角色,這會給小孩帶來的影響是不要像個孩子

如果你小時候,考 98 分會被指責為什麼少兩分,久而久之,你就會有這種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的情結,不要成功

如果你擅長體育但是你的家庭希望你讀書,或是你的家希望有男孩但你是女孩,你會變得不能做自己

如果你在不知不覺中感覺到要生病才會獲得關愛,那你會學到不要健康

有個很重要的點是,這十個禁令通常都不是父母直接說出口的, 他們可能都沒有意識到他們用了非語言的方式,把這些概念傳給了小孩。

如果你對很多個有感覺,也不用太沮喪,因為作者說大多數人至少會中兩到三個指令。
他用了很長的篇幅來說,我們幾乎每個人可能都有創傷(尤其是工業社會帶來的影響) 但這不表示你會完蛋。這件事對你有影響,但你也還有很多其他的力量可以緩解,比如愛你的祖父母、善解人意的朋友之類的。

只要能覺察到我們收過哪些指令,就是改善的開始。
我們可以告訴自己,你當年做得很好,但我們已經長大了,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了,
不要讓這些不斷重播的訊息,影響我們的幸福快樂。
可以好好使用我們的四層樓豪宅,慢慢的療癒自己
當然如果無法靠自己,也要記得,尋求治療師的幫助

3. 管理腦中的人格,給每個角色取名字

我們成長過程會遇到很多人,淺移默化下,其實我們本質上就是一群人的總和。
我們身上帶著很多的人格:
比如:判逆,判逆讓我們遇到任何事都想爭論,感覺很負面,
但是叛逆在青春期是很重要的,它要幫助你從家中慢慢獨立出來。
自憐自艾對自我慰藉很有幫助,但如果某些場合這樣就不是很有幫助
所以,搞清楚身上有誰很重要,這樣有誰出現在不適合出現的地方,我們才有機會意識到。

英國的華德福教育家迪迪・巴克(Didi Bark)有一個管理腦中人格的好方法,就是給每個角色取名字。
比如「無助的哈利」、「正經八百的皮特」之類的,
這樣他們跑出來的時候比較容易發現。

總結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的豐富和專業。
有個特別的地方是有一個章節專門在探討男性,因為男性容易有男子氣概的包袱,更需四層豪宅的幫助。
整個閱讀過程可以感受到作者為了讓我們好理解,把很多專業的東西描述的比較容易吸收。

回到開頭提到的“什麼是人?”這個問題
為什麼這題很重要,因為作者說我們對人的『模樣』有什麼想法,我們就會把自己塑造成那個樣子
沮喪的人就會對人類本性有沮喪的想法。
善良的人就會對人類本性有善良的想法。
對人類沒什麼看法的人,內心深處對自己也不會有什麼看法
所以我們對這題的看法會影響我們如何對待自己和別人

我覺得作者大概是個很善良的人
我很喜歡他書裡談到的很多的概念都是好的,是正向的,是來幫忙的,
很多我以前覺得要壓抑、隱藏的部分,
看完他的解釋,可以了解,其實從某個面向來看,都是來幫助你的,要去感受它們。
看完這本書,我有比較多的時間離開三樓,去一樓和二樓走走,也有放慢吃飯的速度。
因為如果我忽略我的身體和情緒,我就會想到東倒西歪的豪宅。

最後分享書中一句我很喜歡的話:

不是所有事物都能被修復,但是都能被「接住」、理解,而且帶有積極正向的意義。

這本書接住了某一部分的我,希望對你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