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這本書是《超級好!用遊戲打倒生命裡的壞東西:50 萬人親身見證的心理奇蹟》
這本書的作者是珍‧麥高尼格,他是一個遊戲設計師,出版社是先覺出版
這本書的緣起,是因為作者在 2009 年的一次意外中撞到頭,導致腦震盪,然後產生一些症狀,像是頭痛、噁心、無法記住事情、無法長時間閱讀也無法長時間寫作,只能臥床休息,這是一個很沮喪的情況。
拿後他不相信自己會好起來,甚至有輕生的念頭,不過作者在第 34 天開始有了變化,他跟自己說「我要不就是準備自殺,不然,就是把這一切都變成遊戲」
於是呢,他開始實踐自己的遊戲理論,讓自己慢慢度過這段沮喪的時光。
他設計一些遊戲給自己玩,找親人幫忙和他一起玩這個『戰勝腦震盪』的遊戲,然後漸漸發明了 Super Better,目前已經有超過 50 萬人玩過,他也從中得到很多回饋和數據,持續地改進。
這本書跟我一開始想像的不太一樣,
我的想像是讓日複一日無聊的日子有趣起來,而這些元素書中確實都有,
不過它更深入,比如有一些遇到艱難的時刻玩家的故事,像是 Super Better 怎麼改善他們腦震盪、憂鬱、失眠、喪親....等等的症狀,也有很多科學研究。
這本書內容非常多,有 464 頁,我覺得,書中有些玩家的回饋都很有趣。
這是一本可以邊玩邊看的書,隨時有一些小任務跑出來,作者會解釋這些任務會幫我們提升哪些部分,還有相關的研究佐證
因為這本書的重點其實不是玩遊戲,是『遊戲力』。是我們怎麼利用『遊戲力』來面對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那因為每個人遇到的壓力和挑戰是不同的,有些人真的在面臨一些困難,所以他們的目標是屬於『創傷後成長』。
有些人是想要突破舒適圈,所以是要尋求的是『挑戰後成長』
不管你因為什麼原因而玩,在玩的過程我們會需要掌握七個核心
你可以想像一下你喜歡的遊戲中大概都有這些玩素,對吧
分享幾個遊戲的類型,因為我覺得可能會和大家想得不太一樣:
數位排毒:十分鐘不要看手機。當你完成,就得到精神能量升級。
鼓舞別人:當你完成,就得到社交能量升級。
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我們在電玩裡要打敗一些壞人,比如像超級瑪里的烏龜和蘑菇(馬里奧)
我們可以把日常生活中想打倒的壞東西取名字。
比如:
不可能大王。 每次你內心產生:我不夠格、太難了,這種懷疑聲,你就知道不可能大王出現了
黏人椅:有時會變成黏人沙發和黏人床,想讓我們坐上一整天
一晚不靠 iPod 入睡(挑戰:失眠)
帶孩子看電影(挑戰:背痛)
這本書提到幾個運用在醫療方面的研究
比如:
讓燒燙傷患者再換藥和清洗傷口的時候玩一個虛擬實境的遊戲叫《冰雪世界》,減輕他們的疼痛感
讓小孩在手術前後玩超級瑪莉,減輕他們的焦慮。
感覺起來很有意思,為什麼遊戲會有效呢?
因為焦慮和疼痛,都會佔據我們的注意力,在腦中不斷放大,佔你你整個大腦。
這時我跟你說不要焦慮,你肯定滿腦子更加的焦慮
這時候最好的方法是轉移注意力,讓你的大腦充滿別的事物
而玩遊戲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因為遊戲可以讓我們全神貫注地投入,而且很容易進入心流狀態、很容易忘我,這就可以有效地切斷這些搶佔大腦的訊號。
也就是說,我們是用更強大的東西來轉移我們的注意力。
更有趣的來了,可以進入心流的活動很多,比如彈吉他、跳舞。但是他們都沒有玩遊戲有效。
為什麼呢?因為打電動還有一個優勢是,他可以在高壓環境下進行。
wow,這給我一個很大的 a-ha moment。我仔細想想,打電動好像真的是蠻厲害的,如果我在高壓的情況下,的確是沒有麼心情彈吉他,跳舞,不過打電動感覺就是比較簡單。
所以如果有些事情一直佔據腦袋,很想要擺脫,那就可以試試看打電動
等小孩睡著後,就是我們夫妻的自由時間。
我先生常常在自由時間打電動,而我呢,比較少玩,雖然都知道那種快樂的感覺,不過總是會有點罪惡感,不太能放開心去玩
不過看了這本書,發現打電動、玩遊戲的好處多多。
可以提升自我效能感,降低焦慮,避免痛苦,面對挫折更有韌性,更有同理心、跟家人朋友感情更好等等等等的好處。
不過,沈迷電玩的人也確實有啊,不是嗎?
對啊,為什麼呢?為什麼有些人打遊戲讓生活更好,有些人沒有?
書上說:重點在,我們玩的目的是要逃避現實生活還是想讓現實生活過得更好
也就是取決你怎麼想
如果是用逃避的想法玩,就會增加憂鬱,強化社會孤立,讓你更難達成現實生活中的目標
再來還有一個點,要注意的是每週不要打超過 21 小時,21 是個臨界點,超過就過量了
我感覺我看完書最大的收穫是我現在看到我先生在打電動,都會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興趣
以前偶爾會有點疑慮,怎麼又是文明帝國,怎麼又是缺氧,會不會沈迷?會不會上癮啊?
但是看了這本書就覺得,很棒!完全可以啊
我們玩遊戲時,幾乎不會感到絕望
心理學家發現我們在玩遊戲的時候,「焦慮或悲觀」的情緒是很少出現的,
想一想好像是這樣,有些破不了的關卡,會一直想破,那種樂觀都不知道從哪裡來的
在遊戲的世界裡,我們會有很多正向特質自然而然地出現,覺得我遲早會破關的信心,難度一定要調到最難,失敗了想繼續挑戰的韌性。
作者說,你問小孩為什麼想玩某個遊戲,通常他們第一反應是『因為很好玩』
關鍵就是這個"好玩",只要我們先開始覺得好玩,漸漸得就會好玩起來
書中有一個研究為什麼很多人運動了,體重反而上升了。
他們發現關鍵就在我們對運動的看法,如果我們把運動當作鍛鍊,就會覺完成的自己很辛苦,想要一些犒賞,所以又吃了很多高熱量進去。
但是如果我們是把它當作樂趣,我們就會覺得好玩,而不會用食物犒賞自己。
我最近剛好開始在運動,也遇到了這個犒賞自己的問題。
所以,我今天運動的時候,就一直跟自己說很好玩,也取消了今天的飲料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