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成堆 2021 #12 駕馭你的猴心 |《僧人心態》
影片
要點摘錄
最近疫情的關係,比較容易亂想, 心情也比較起伏,感覺就很適合來看這本“僧人心態”,尋找一些平靜感。
簡介
書名:《僧人心態:從道場到職場,訓練你的心,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每一天》
作者:Jay Shetty(傑‧謝帝)
出版社:方智
內容就是如同書名一樣,在談怎麼訓練自己的心。
作者的背景蠻有趣的,作者是出生在英國印度裔的家庭,他讀的是英國前十強的倫敦卡司商學院。
然後他在讀大學的暑假,會有一半的時間在倫敦金融機構實習,一半時間在孟買的道場靜心,兩種都體驗之後,他決定要成為僧人,三年後,又選擇還俗,離開道場,與大家分享他在道場所學到的東西。
那要看這本書我們要先了解一下僧心和猴心這兩個詞。
我們人,平均一天會有 7 萬多個雜念,這些雜念漫無目的、通常都在臆測,他們會很多過去和未來就是不活在當下,這些雜念就是猴心。
猴心想得很多,但是卻沒有真正解決過任何問題。
猴心就是指我們那些恐懼、憂慮、負面思想,等等比較不好的念頭。
和猴心對比的就是僧心,就是這本書要談的僧人心態,僧心可以讓我們擺脫這些雜念、駕馭這些雜念,讓我們找到意義和方向。
這本書主要分三個部分:
放下、成長、付出
我們要先放下,擺脫外在影響和內在恐懼,才能進到第二階段的成長,第二階段就是反思自己的信念和價值觀,學習帶著好的意圖、目標、信心過每一天,最後再放大到付出,服務他人。
三個部分的結尾都會教一個靜心練習,分別是呼吸、觀想、唱誦。
收穫
1. 靜心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工作
作者分享他剛開始靜心的時候。會擔心坐姿不正確、會擔心被僧侶批評。
然後心裡還會有些聲音,像是:我想成為最優秀的靜心者;我要做道場裡最聰明、最有影響力的學員。
感覺僧人不應該有這些雜念的,所以作者問老師,他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老師就跟他說,僧人每年都會認真的清掃普里的崗地查神廟,好好的檢查每個角落,也觀想自己。
然後,等他們掃完後,神廟又髒了。
老師說,靜心就是那種感覺。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工作。
這段讓我很有感覺,我想到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看一些正能量、心靈雞湯之類的書。
看完後,可能一兩個禮拜吧,都會覺得自己狀態超好,可是隨著時間又會慢慢的開始有抱怨啊、批評、恐懼啊等念頭,那些正能量好像又沒有用了,慢慢又忘記了,然後,再一陣子,我可能會又需要另一本心靈雞湯的書。
我常常會想說,為什麼我無法維持這個好的狀態呢?
看到這段,我就有另一層想法。
我本來以為這個"好的狀態"是可以學會的,但是呢?靜心不是說學會了,就永遠一勞永逸。
他是每天的工作,這些猴心每天就是會常常跑出來,就像打掃一樣,掃完後又會有灰塵,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要不停地清理。
所以它不是會不會的問題,是能不能每天持續的習慣。
就像我們不能說,我會刷牙了,那我明天就不刷了。
2. 找自己的法
第二個收穫是找自己的法,這裡是我整本書我最喜歡的部分。
我沒有想到這本書有一個測驗可以做。
這個測驗是要測《薄伽梵歌》的四種吠陀性格:指導者、領導者、創造者、製造者。
指導者是被驅使著學習和分享知識的人
領導者是喜歡發揮影響力和供應他人
創造者是喜歡讓事情發生
製造者喜歡製造實體的東西
作者說我們要在生活中不斷地探尋自己的法,探尋自己做什麼活動會開心?問自己到底喜歡哪一個部分,不要只說喜歡拍照,要繼續探索下去,具體是喜歡拍照的哪個部分?你是喜歡調整燈光、對焦的部分?還是想要紀錄歷史的感覺?你享受的過程是哪一種?這個探索的過程可能需要好多年,要有點耐心。
為什麼要探索呢?因為法可以說是你與生俱來的習性,是你的天賦和熱情。
我測出來是一個指導者,指導者的技能是學習、研讀、分享知識和智慧,指導者的無知模式(也就是惰性)有光說不練。
我看到這些特質,有一種,哦,真的有準耶,像我現在分享我看的書,感覺是有走在法裡面,我在做這些事的時候,是開心的,不是痛苦的,好像還不錯,可以繼續探索下去。
然後,書中提到一個說法我覺得非常的棒,他說,如果你有活在你的法裡,你會是比較正面的態度。
因為你清楚的知道你的強項,這不只會讓你更有信心,也會讓你更加重視別人的能力。
也就是說,本來你看到別人的照相技術比較好,你會有想比較、想競爭、嫉妒啊等等有一些猴心。
但是如果你很清楚你的法,你知道你喜歡的就不是拍照的技術,你喜歡的是紀錄歷史,那你就會很清楚知道,那不是你的強項,也不是你要追尋的。
所以,如果有人說你的拍照技術很爛,你也不會把他們當成對你的攻擊,你會把這個回饋當成一種資訊,平靜的看待。
所以找到自己的法真的很重要耶,要盡量在生活的各個面向,不管是工作還是家庭,想辦法活在自己的法裡,甚至用它們來服務他人。
3. 對自己慈悲
作者和朋友做了一個實驗,他們請了一些少女和少女的好姐妹來做練習。
首先,他請少女寫下會影響自尊的負面想法。少女都寫了
『你害怕』『你毫無價值』『你無足輕重』等等類似的話。
接著呢,作者跟少女說,現在對著自己的姐妹說出這些話。他做了很多組,但是每個少女都拒絕他。
其中一個少女跟他說『這樣不好吧,腦袋有這些念頭很正常,但說出口就另當別論了』
想想看,這些話我們永遠不會想對別人說,那為什麼要對自己說這些話呢?
作者說:要用你給別人的愛和尊重來對待自己
wow,這個故事給我一個很大 a-ha moment,對耶!我們對別人都不會這樣,但是卻常常說這些喪氣話貶低自己,感覺這一點好處都沒有。
4. 感恩生活最重要的面相是對生命的信任
書中提到大衛・斯坦德爾-拉斯特修士說的一段話,我覺得講得很有道理。
他說「人們通常認為感恩就是說『謝謝你』,好像這是感恩的重要面向。感恩生活最重要的面相是對生命的信任......」
這裡讓我學到一個概念就是說,不如意時,只要告訴自己:『還有更好的東西在等我』這樣就可以了,這樣也是一種感謝喔。
比如,如果你丟了工作,你不需要感激你丟了工作。
你只要告訴自己『這個行不通,但還有更多適合我的東西』這樣就好。
這樣你的能量就不會執著在你丟了工作這件事,而是會轉往充滿可能性的未來上面。
我覺得這個感恩的境界真的很高耶,以前會覺得碰到不如意的事,只會想抱怨,怎麼會想感恩,所以都只有碰到好事會想感恩。看到這個"對生命的信任"的說法,才發現不是要感謝這個不如意,是要感謝『還有更好的東西在等我』
行動
1. 嚼湯喝飯
嚼湯喝飯的意思是把湯當成食物一樣好像可以咬,把飯咬到像湯一樣可以喝。簡單說就是要細嚼慢嚥。
其實常常會看到飯要慢慢吃的說法,只是我很少這樣做。我在看"嚼湯喝飯"這段的時候是早上七點,這時小孩和先生都還在睡,就突然覺得現在不就是一個好時機嗎?現在不試等到什麼時候才會試?
所以我就用 20 分鐘不看手機也不看電視,好好的吃了兩片吐司。
2. 整理書櫃
書上說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能量,
比如:臥室是睡覺的地方,如果你在裡面看電視或吃飯,這裡的空間能量可能就會混亂
也有提到如果有些東西會引發你的負面思想和情緒,比如說前任送的衣服,我們可能要把這些實體清掉,才有可能放下情緒。
這給我有個想法,就是把我的書櫃做個整理,把很多書都清掉了。
我有很多書是想說之後會用到所以留著,但其實很久都沒有再翻開過。
就覺得,這樣感覺房間留了很多"有空我會再看一次的能量",所以,該前進了,把他們斷捨離一下,看看能不能帶來一些新氣象。
總結
保護你的法,法就會保護你。 --《摩奴法論》